在微观生命的地外起源假说中,星际有机分子的化学演化被认为对生命的起源至关重要。我院王昭教授小组与化院谢鹏博士合作,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模拟气相反应,寻找在太空环境下形成三种主要碱基嘧啶(RNA和DNA遗传密码的基本单位)的合成路线。计算找到多条可行的反应路线,其中一部分反应可在热分子核或原行星盘的内部由200K以上的热能驱动,不需要普遍认为必要的光催化。这个结果扩大了星际生命相关分子的认证范围。而另一部分反应的能量壁垒相对较高,其势垒与光离解区远紫外光子的消光能量基本吻合,从而确定了合成嘧啶所需要的紫外光子的能量范围。此外,计算还指出反应物中的氢迁移是决定碱基合成速率的关键过程。
研究以“Gas-phase formation of interstellar nucleobases from dehydrogenated formamide and vinyl cyanide”为题,于2021年9月被天体物理期刊《A&A》接受发表。
论文作者:卢世儒(硕士生),蒙之森(博士生),谢鹏(通讯作者),梁恩维,王昭(通讯作者)。
论文链接: https://doi.org/10.1051/0004-6361/202140744